最新国产区-最新国产三级久久-最新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最新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国产精品歌舞团-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產品搜索

請輸入要查詢的產品關鍵詞:

聯系我們

  • 地址: 山東臨沂經開區金升路109號
  • 電話:0539-8222158
  • 傳真:0539-8222158
  • 郵箱:bgs@sdgzmt.com

專題報道首頁>>新聞中心>>專題報道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第四章)
發布時間:2015-07-15    閱讀次數:1029

四、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增長

  ——關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發展才能自強,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當前,我國發展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很多有利條件;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的階段,面臨不少矛盾和困難。必須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切實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下定決心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實現更健康、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1.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快速發展起來。但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地方、一些領域出現了“唯GDP(國內生產總值)”、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的問題。目前我們遇到的資源過度開發問題、環境污染嚴重問題、經濟結構不合理問題等,都與此密切相關。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全面認識持續健康發展和生產總值增長的關系”,“不要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

  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是我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要求。經過三十多年高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么大的塊頭、這么大的底數,再追求兩位數的快速發展是不現實的。而且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也不容許我們再盲目追求這樣的高速度。此外,解決高速發展過程中積累下的諸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需要把增速調整到合適的“擋位”,留下余地和空間,確保經濟行穩致遠。

  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必須建立科學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引導各級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二〇一三年九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中指出,“中央看一個地方工作做得怎么樣,不會僅僅看生產總值增長率,而是要看全面工作,看解決自身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成效”。要防止把發展簡單化為增加生產總值,一味在增長率上進行攀比,以生產總值全國排名比高低,搞層層加碼,追求過快的速度。

  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并不是說不重視經濟增長了,而是要追求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發展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否則就沒有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也不會有社會大局穩定。但單純追求增長,不注重質量和效益,不注重環境,這樣的增長是不可持續的。二〇一三年十二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們要的是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業比較充分的速度,是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經濟活力增強、結構調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后遺癥的速度。”

  實現尊重經濟規律、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根本途徑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深化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產業結構調整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總的方向是,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綜合運輸體系、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化解產能過剩。我國傳統制造業產能普遍過剩,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尤為明顯。比如粗鋼、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的產能,都占到全球產能一半左右,有的甚至更高。這些行業產能利用率普遍很低,浪費十分嚴重,資源環境難以承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不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將來付出的代價必然更大。”轉方式調結構是我們發展歷程必須邁過的坎,要按照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和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途徑,統籌考慮經濟發展、結構升級、社會穩定等多重因素,穩扎穩打開展下去,決戰決勝打好調整經濟結構、化解產能過剩這場攻堅戰。化解產能過剩要更多使用經濟手段,更多運用市場機制的辦法,凡是市場和企業能決定的都交給市場和企業,由企業根據市場供求關系變化作出判斷,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

  2.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關鍵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而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論斷,為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明了方向。

  一九九二年,黨的十四大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后,對政府和市場關系,我們一直在根據實踐拓展和認識深化尋找新的科學定位。黨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可以看出,我們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認識在不斷深化。

  經過二十多年實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市場秩序不規范,以不正當手段謀取經濟利益的現象廣泛存在;生產要素市場發展滯后,要素閑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并存;市場規則不統一,部門保護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大量存在;市場競爭不充分,阻礙優勝劣汰和結構調整;等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好,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難以形成的。現在,我們對市場規律的認識和駕馭能力不斷提高,宏觀調控體系更為健全,主客觀條件具備,應該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上邁出新的步伐。為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新的成果,標志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有利于在全黨全社會樹立關于政府和市場關系的正確觀念,有利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轉變政府職能,有利于抑制消極腐敗現象。

  深刻理解“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論斷,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

  一是要切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必須不失時機地加大改革力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在思想上更加尊重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這一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在行動上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讓企業和個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間去發展經濟、創造財富。

  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為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提供制度保障。

  要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以開放促改革。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再為中國這只大鵬插上兩只新的翅膀,飛得更高更遠。

  二是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不是說政府就無所作為,而是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力提高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的水平。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要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三是要加強協調配合,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政府和市場的作用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也不是簡單地讓市場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問題,而是統籌把握,優勢互補,有機結合,協同發力。要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凡屬市場能發揮作用的,政府要簡政放權,要松綁支持,不要去干預;凡屬市場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的,政府應當主動補位,該管的要堅決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問題。要善于運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只告訴市場主體不能做什么,至于能做什么,該做什么,由市場主體根據市場變化作出判斷。要找準市場功能和政府行為的最佳結合點,切實把市場和政府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色和優勢。

  3.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

  “中國是一個大國,必須成為科技創新大國。”二〇一四年一月六日,在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這樣的號召。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堅定不移創新創新再創新,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

  從全球范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國際經濟競爭甚至是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就是創新能力的競爭。誰能在創新上下先手棋,誰就能掌握主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帶動了關鍵技術交叉融合、群體躍進,變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斷積累。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

  從國內看,創新驅動是形勢所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塊頭大不等于強,體重大不等于壯,有時是虛胖。”鴉片戰爭前,中國經濟總量排在世界前幾位,但沒有先進科學技術支撐,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下不堪一擊。所以說,科技創新至關重要。現在,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科技實力邁上了一個新的大臺階。同時,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人口、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我國經濟發展要突破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關鍵是要靠科技力量。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必須及早轉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把科技創新潛力更好釋放出來,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

  要樹立強烈的創新自信,敢于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創新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是一個大國,在科技創新上要有自己的東西。”如果只是跟在別人后面模仿,那么就永遠不可能縮小差距。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努力,我國整體科技發展水平已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一些重要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培養了一支宏大的科技工作者隊伍,科技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我們有理由、有底氣樹立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自信。要引進和學習世界先進科技成果,更要牢固樹立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于質疑現有理論,勇于開拓新的方向,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勇于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要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創新驅動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著力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讓市場真正成為配置創新資源的力量,讓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健全激勵機制、完善政策環境,激發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科技面向經濟社會發展的導向,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移擴散的障礙,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著力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引導企業和社會增加研發投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完善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政策,加大資本市場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著力擴大科技開放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并同國際科技界攜手努力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作出應有貢獻。

  要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創新的關鍵是人才。哪個國家擁有人才上的優勢,哪個國家最后就會擁有實力上的優勢。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機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積極引進海外優秀人才,擇天下英才而用之。

  4.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二〇一三年十二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始終把“三農”工作牢牢抓住、緊緊抓好。

  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國是個人口眾多的大國,要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要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必須堅守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現有耕地面積必須保持基本穩定。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強政府支持保護,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區抓糧有積極性。搞好糧食儲備調節,善于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適當增加進口和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高度重視節約糧食,從娃娃抓起,從餐桌抓起,讓節約糧食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食品安全關系群眾身體健康,關系中華民族未來。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堅持黨的農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要堅持農村土地農民集體所有,這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魂”。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農村集體土地應該由作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農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體都不能取代農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論承包經營權如何流轉,集體土地承包權都屬于農民家庭。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利。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加強農村社會管理,是“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要以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為優先方向,樹立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理念,確保廣大農民安居樂業、農村社會安定有序。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要重視農村“三留守”問題,搞好農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重視空心村問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和美麗鄉村。重視化解農村社會矛盾,及時反映和協調農民各方面利益訴求,處理好政府和群眾利益關系,從源頭上預防減少社會矛盾。重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快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解決好“誰來種地”的問題,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要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解決好“誰來種地”的問題,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富裕農民,就是提高種地集約經營、規模經營、社會化服務水平,增加農民務農收入;提高農民,就是提高農民素質,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確保農業后繼有人;扶持農民,就是強化政府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創造良好務農條件和環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能不能如期實現,很大程度上要看扶貧攻堅工作做得怎么樣。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抓住重點,不斷提高精準性、有效性、持續性。加大投入力度,把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作為主戰場,把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盡快實現脫貧致富作為首要任務,堅持政府主導,堅持統籌發展,注重增強扶貧對象和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注重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努力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5.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推進城鎮化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取得顯著進展,二〇一三年城鎮人口達到七點三億,城鎮化率達百分之五十三點七,基本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但城鎮化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比如,兩億多進城農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還沒有完全融入城市,沒有享受同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公共服務和市民權利,“玻璃門”現象較為普遍;一些地方城鎮建設規模擴張過快、占地過多,盲目“攤大餅”問題突出,對保護耕地和保障糧食安全構成威脅;在城鎮化剛步入中期階段的時候,許多城市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經減弱,水土資源和能源不足、環境污染等問題凸顯;相當一部分城市建設規模和速度超出財力,城市政府債務負擔過重,財政和金融風險不斷積累;城市社會治理體制和水平滯后于人口流動、社會結構變化、利益訴求多樣化的趨勢,一些地方城市病的兆頭比較明顯,社會穩定面臨許多挑戰。可以說,我國城鎮化發展既面臨巨大機遇,更面對諸多難題。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強調,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十三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城鎮化,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例。粗放擴張、人地失衡、舉債度日、破壞環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在這樣一個十分關鍵的路口,必須走出一條新型城鎮化道路,切實把握正確的方向。

  第一,要把握住指導思想。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是我國發展必然要遇到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推進城鎮化要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出發,遵循規律,因勢利導,使城鎮化成為一個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的發展過程。確定目標必須實事求是、切實可行,不能把胃口吊得太高,更不能提出難以兌現的承諾。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既要積極、又要穩妥、更要扎實,方向要明,步子要穩,措施要實,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長,更不要去搞大躍進、大干快上、一哄而上。

  第二,要把握住發展質量。堅持把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擺在突出位置來落實。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大力提高城鎮土地利用效率、城鎮建成區人口密度;切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高度重視生態安全,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比重,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不斷改善環境質量,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開發強度,增強抵御和減緩自然災害能力,提高歷史文物保護水平。

  第三,要把握住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堅持優化布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堅持生態文明,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堅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

  城鎮化發展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建設方方面面。必須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要求,扎實落實好各項任務。一是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堅持自愿、分類、有序,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制定具體辦法,有序引導增量人口流向,解決已經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問題,努力提高農民工融入城鎮的素質和能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二是提高城鎮建設用地利用效率。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升效率,切實提高城鎮建設用地集約化程度。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合理結構。三是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解決好城鎮化的資金保障問題,改變寅吃卯糧、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的狀況。四是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優化宏觀布局,按照“兩橫三縱”的城市化戰略格局,一張藍圖干到底。搞好城市微觀空間治理,科學設置開發強度,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五是提高城鎮建設水平。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六是加強對城鎮化的管理。加強宏觀管理和規劃引導,加強重大政策統籌協調,培養一批專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建立空間規劃體系,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連續性和權威性,不斷提高城鎮化管理水平。


上一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第三章)
下一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第五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本韩国| 99影视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爱免费视频| 精品小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自拍| tube12xxxxhd曰本|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经典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免费一级毛片清高播放|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freexx性日本|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日本人护士免费xxxx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国产第一页无线好源| 一区二区午夜| 日本亚洲网站|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www.欧美com| 91精品91| 亚洲好逼| 欧美福利网| 久久精品无遮挡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自拍偷拍| 亚洲69av|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 久久久xxx|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 超乳w真性中出し冲田杏梨101| 尤物 在线播放| 日朝欧美亚洲精品| 欧美xxxx做受欧美护士| 久草久爱|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免费|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不卡看片|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3344成年站福利在线视频免费|